上海后花园论坛

关于手机的话题

作者: 刘功明2020年10月22日心情随笔

除了极少数儿童和老年人外,如今谁没有手机,则被认为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。

没有手机之前,人们大多使用BB机。走在大街小巷,我们很容易听到这样一句话:“哥们,有事呼我啊!”。有BB机的人说话底气十足,没有BB机的人呢,则羡慕不已。腰上撇着BB机的感觉真爽,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。有中文机的就更牛了,按下键即可知道对方讲什么,数字机也可根据对方电话号码打过去,即可联系上,了解情况。

我的第一个BB机是数字机,刚佩上那会儿也是沾沾自喜,四处告知朋友,生怕别人记不住,还特意反复说几遍BB机号。然而,这喜悦维持不了多久,便发现这小玩意挺烦人的。你上班路上,时间紧,还担心堵车迟到,这会它响了;你正为儿子弄吃的时候,儿子哭,饭没好,心着急,这会它响了;你劳累一天,洗了,正昏昏欲睡,这会儿它又响了……开始家里没安装电话,得出门找公用电话回复,一问,对方说没什么大事,想起你留的BB机号,试呼一下……这下把人气得无从发作,一脸哭笑不得。

我的一个朋友,刚买BB机那会儿,一次正上班呢,BB机频频响动。朋友一看是好友呼的,这么急,一定有大事,就向领导请假外出回电话。朋友跑得满头大汗,好不容易回了电话,问好友啥子急事。好友神秘兮兮地说:“也没什么啦,今晚我要和女朋友约会,你能不能把手上的方戒借我戴戴?”我朋友一听,气得差点晕了过去!

上海后花园论坛2000年后手机陆续来到人们的手上,比BB机年代更牛了。夏天的夜市里,有光着上身喝酒的壮汉,打着手机嚷叫着——哥们在喝呢,赶快过来。哎,老板,你这里喊做哪个地方!有的人手机响了,半天不接,就让它响着。有的人乘车,一路上大音量放着手机音乐,亳不理会别人的反感,硬逼你与他共赏。

我曾有一款手机可上网订制。开始觉得新鲜,开通订制了几个栏目。不料,幼小的儿子顽皮,乘人不防,东弄西弄,也订制了七八个栏目,一个栏目包月最低三元,贵的十多元,这不,刚想拨打电话,耳边传来娇滴滴的语音提示:对不起,您的手机已欠费停机,请续交话费……更有气人的,移动公司方面不经你同意,很友好地为你提供了几款有赏服务项目,每个项目不贵,才几元钱……这一个月下来,每月话费就几百元!我一气之下换了手机,严肃告戒交费处漂亮的女收费员,全不订制了,只要能接能打得了,多余的项目咱不认账交费!咱就只要一“素机”!

日常生活里面,手里抓着手机,感觉比救命稻草还重要,甚至感觉到自己有点被异化,偶尔分不清是我在奴役手机还是手机在奴役我。有一年我休年休假,硬是关了手机,十来天埋头写作,惊讶地发现自己不仅仅可以身边没有手机,就连外地的朋友、同学也认为我消失了。那样的日子里,感觉到自由自在,生活在自己的日程里,生活在与周围人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中,没有压力与惦记,但偶尔有点感到自己的失序,看月亮看星星看太阳看花草都可以很专心,就是不需要看手机。

在有手机的日子里,睡觉之前要记得充电,起床靠手机叫早,出门得记着带手机,没电得到处找地方充电,每天都是“低头族”,群聊,网购,看新闻,看电影,发微信,发图片……手忙脚乱,不亦乐乎,因手机而发生的交通事故,更是时常发生,令人触目惊心。而在没有手机的日子里,踏踏实实睡觉,随随便便起床,出门就出门了,办事就办事了,不担心低头玩手机而出现状况,干干净净,无牵无挂。

有研究表明,由于过度依赖我们的手机,以至于当手机没在身边时,就有53%的人感到极度紧张与焦躁。这种现象,被称为“孤独恐惧症”。

上海后花园论坛虽然我曾经十多天里不使用手机,后来发现还真是消息闭塞,资讯中断,恍如隔世。这事提醒我们,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,想回到从前纯朴的生活状态和书信时代,已经是不可能的了。唯有与时俱进,适度使用手机,才能驾驭生活,而千万不能做手机的奴隶。

欢迎投稿,注册登录 [已登录? 马上投稿]

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!

相关文章

好文章